基因也能被剪辑?

2016年10月10日   文章来源:蝌蚪五线谱   

  基因的发现

  基因的发现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与到达南极点或者攀登珠穆朗玛峰比起来,它不仅更困难,而且耗时更长。通过前后三代学者的接力,才揭开了遗传的神秘面纱。

  2016100562607129

  第一位踏上征途的是孟德尔。1856年,孟德尔已经完成了在维也纳大学的学业,顺利当上了神父。对于一个寒门子弟来说,这也算是人生巅峰了。不过,孟德尔没有满足于传经、布道、教授书本上现成的东西。他对遗传显然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并打算通过实验去验证它们。经过一番思索,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他首先对豌豆的性状进行分类,如高茎还是矮茎、黄色叶还是绿色叶、种子是饱满的还是褶皱的。接着,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有很大概率生出高茎豌豆;在这些高茎豌豆之间进行杂交,产生的高茎后代和矮茎后代之比是3:1。这说明,父亲或者母亲的性状会影响到孩子,而且它们的影响是均等的。

  2

  

  豌豆杂交

  

  到了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一种有荚膜(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为S型),对生物的免疫系统有较强的抵抗力;另一种没有荚膜(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为R型),即使进入生物体内,也会被免疫系统消灭,几乎不产生症状。格里菲斯发现,将R型肺炎双球菌和高温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会因为细菌感染而很快死亡。由此可见,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的某些物质使原本无害的R型肺炎双球菌得到了生成荚膜、逃避免疫系统、感染小鼠的能力。换句话说,决定生物性状的并不是某个细胞,而是细胞内的某些物质。

  view

  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艾弗里完成了探索基因科学之路中最耀眼的一击。他将S型肺炎双球菌分解,得到了蛋白质、类脂、多糖、RNA、DNA等多种物质,在对这些物质进行纯化之后,一一进行小鼠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只有S型肺炎双球菌的NDA可以感染小鼠 。

  扫码加蝌蚪五线谱微信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