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芥子气
中毒后临床反应
皮肤
皮肤是芥子气主要中毒途径。皮肤不仅吸收芥子气,并通过血液循环将其分布至其他组织,造成全身中毒和局部损伤。 皮肤中毒时有数小时的潜伏期,初期皮肤接触芥子气时无明显刺激症状,经潜伏期(液态2-6小时、蒸气6-12小时)后,皮肤出现红斑,界限清楚有灼痛。再经18-24小时,红斑区出现众多小水疱,后融合成大水疱,边缘充血水肿,疱液清亮呈琥珀黄色,后变混浊,凝结成胶胨状,局部疼痛,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易致感染。会阴、腋窝等皮肤薄嫩部位反应较重。
芥子气液滴染毒皮肤可产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脱落也形成溃疡。经适当治疗,红斑在3-5日后变暗,形成暂时性色素沉着。浅水疱7-10日愈合,深水疱15-20日愈合。凝固性坏死经切痂植皮,1个月愈合。溃疡治疗不当或合并感染,则愈合时间常达数月以上。
眼睛
眼对芥子气最敏感,根据芥子气状态不同、剂量不同,而出现不同临床表现,如不同程度的结膜炎和角膜炎,液滴溅入眼内可致结膜溃疡、角膜坏死穿孔和全眼球炎等,最后可导致眼球萎缩失明。
呼吸
轻度损伤有鼻、咽、喉的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发生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严重损伤主要表现为从上呼吸道到细支
芥子气中毒
芥子气中毒
气管的黏膜坏死性炎症,黏膜坏死形成伪膜性支气管炎,伪膜脱落可阻塞小支气管,继发感染可致化脓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
消化
由误食污染水或食物引起。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重者可致消化道穿孔。
神经
中枢神经高级部位活动的变化出现的最早。早期出现兴奋和惊厥,尤以下肢出现强烈,有时出现阵发性抽搐,并迅速转入抑制麻痹。此外还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病程迅速而剧烈。
芥子气中毒尚无特效抗毒药物,临床上仅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究其原因,可能与芥子气作为双功能烃化剂,其毒理学作用具有多水平、多靶点的特点有关。一旦发生芥子气染毒,要迅速撤离染毒区并及时进行洗消。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无毒处,脱去衣物,并用温水冲洗全身,采用一般对症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