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疗法

2015年08月14日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强化疗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强化是指通过施加或呈现一定刺激来加强对某种行为的刺激。强化疗法是以操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即个体活动的结果直接影响其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就会形成条件反向,这种行为在以后还会发生;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就只会产生消退作用,个人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行为。心理医生可通过“操作”这种关系,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

  强化的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比如奖励。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是为引发好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一位小学生有咬手指的习惯,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但一旦他不再咬手指了,就应立即停止对他的指责。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和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如随地吐痰,当即罚款。在实行这种处罚方式时必须注意,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

  4、负处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使用强化疗法,可起到三个作用:增加适应性行为;提高期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过剩行为。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