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银行带来有“深度”的创新

2016年11月02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唐 婷

物联网为银行带来有“深度”的创新

 

  物联网

 

  文·本报记者 唐 婷

  P2P网贷平台频发的“跑路”事件,不断消解着互联网金融的热度。那么,物联网金融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围绕着“物联网金融是什么,物联网银行如何改变金融服务,物联网金融如何破局”等话题,10月31日在无锡召开的国际物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来自传统金融行业和物联网技术等领域的嘉宾们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

  “互联网提供的是大数据和信息内容服务,而物联网提供的则是大事件服务,大事件服务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可靠的信用体系。”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在作主题演讲时表示。

  刘海涛认为,物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金融的核心支撑是信用体系,物联网变革了过去的信用体系,建立了客观信用体系,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降低了虚拟经济的风险,同时还将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

  包括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行业,如何看待物联网带来的改变呢?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石杰表示,物联网时代的金融服务主要有三个关键词:温度、深度、广度。首先,物联网为银行提供了有“温度”的过程价值数据。借助物联网提供的有“温度”的,即实时的、有价值的、全流程的数据,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同时,物联网给银行带来了三种变化:风险控制体系变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变化、零边际成本的金融服务。

  “其次,物联网为银行带来了有‘深度’的金融创新机会。”石杰表示。他还详细介绍了民生银行在物联网金融领域开展的多种实践,比如移动金融、动产监管、追溯体系等。在动产监管方面,利用物联网的智能仓库、车押卫士、感知芯片等先进技术,为汽车金融、大宗商品金融提供智能化的动产质押监管,资产余额已超200亿元。利用物联网的可追溯技术,通过与近300多家平台的系统对接,实现平台客户交易过程、交易环节的可追溯,交易金额已高达5万亿元。

  对于物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与会嘉宾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焦然指出,我国应加强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引导,推动物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抢占全球制高点。目前,物联网金融尚处早期发展阶段,实际投入应用还不多,有必要对我国物联网金融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提早谋划制定高层次物联网整体发展规划。同时,物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发展必须有配套的制度和规范,其监管与立法必须有预见性。此外,还需要构建多层次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此次论坛上,还发布了物联网金融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当前,物联网金融还有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在技术、政策监管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取得突破,物联网金融才能有序快速发展。目前,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规模化应用亟待形成;监管政策方面还是空白,需相关主管部门尽快调研物联网金融业务需求,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物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方面还有待拓展,当前物联网金融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应用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足。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