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业集群 形成“规模效应”

2015年08月28日   文章来源:徐州日报   

  双创榜样铜山力量 

  ◎本报特约记者刘昭君尚庆迎魏朝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贵在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扩大规模。铜山区注重创业方向引导、创业培训辅导和创业典型带动,激发广大民众的创业热情。目前,区内已形成多个“草根”创业集群,产生了规模效应。近期,新华社智库对铜山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引起广泛关注。 

  在城区建设服务业创业集聚区 

  铜山区委、区政府分析认为,服务业创业的门槛低、参与群体广泛,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吸纳就业、富民增收的优势。他们认为,对于服务业创业,既要放宽入口,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又要提高标准,倒逼创业者提升创业实效,全面推进服务业创业集聚发展。 

  今年4月,铜山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招商、政策支持”的原则,把大众创业、招商引资与集中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城区服务业创业集聚区;把服务业发展与城区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鼓励引导服务业“个转企”,促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铜山区政府依托城投公司,调整行政区办公场所布局,腾出黄山路一带办公楼作为创业载体,以“铺天盖地招进来”的思路,为创业者提供场地等资源,帮办相关手续,并严格标准要求,如果3个月后,入驻创业主体未能达到相关标准,将自动退出。 

  截至6月底,铜山服务业创业集聚区共招引服务业项目48家,实现个转企10家。 

  引导草根创业群体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创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创业成为农民创业重要手段。 

  马坡镇是铜山区的玻璃加工基地,集聚了大批玻璃制品企业,主要生产包括日用玻璃器皿、酒瓶、广口瓶等13个大类的产品。为适应大众网络创业的需求,当地政府对玻璃产 

  业园进行重新规划,计划未来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意在将其改造为仓储、物流、道路等配套设施齐备的全国最大日用玻璃贸易集散地,使之与网络销售模式相匹配。同时,着手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从前期培训、网店建设到网店代管等一条龙服务。 

  马坡镇政府还牵头成立镇级电子商务协会,形成网络创业聚落,引导地区电子商务产业进行内部培训和价格协调,实现良性竞争。如今在马坡镇,开拓网店销售渠道已经成为新风尚。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马坡镇已注册各类网店达2万余家,带动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数万人,吸引近100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乡土人才返乡创业。2014年,马坡镇电子商务销售的玻璃制品价值近20亿元,占销售总额的60%。 

  房村镇新庄村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但该村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使村里的古筝弹拨指甲等乐器配件产业呈爆发式增长,仅最近两三年间,村里就建起30多家加工厂,材质从塑料的、牛角的扩展到仿玳瑁的、高档树脂的,产品也从指甲扩展到拨片、琴弦、古筝防尘罩、古筝刷等,市场则从国内扩展到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村有300多人为此线下线上忙绿,预计一年的营业额达5000万元到80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乐器指甲、拨片生产销售专业村。 

  铜山通过电商培训,仅农产品销售方面今年就新增网店和微店130多家,网上农产品销售6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还与上海1号店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了“徐州农产品特色馆”电子商务平台,把铜山各类名特优农产品通过该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全国。 

  目前,在铜山区像马坡镇、新庄村这样的规模电子商务专业镇、专业村已涌现20多个,从业者数万人。 

  放大创业典型的“酵母”效应 

  铜山区围绕创业富民这一核心,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走出去”,向先进地区取经;聘请“土专家”进村入户进行指导,带动更多群众创业致富;加大政策扶持和奖励力度,对农村党员干部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对成绩显著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难题,则协调当地农村信用联社,为创业党员干部提供30万元的联保贷款。 

  一系列政策有效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张集镇魏集村曾是一个偏僻的苏北小山村。该村党委书记马建永为带动村民发展工业经济,发动村干部带头创办企业。魏道德的飞龙阀门厂、魏道金的轩辕金属材料厂、魏道勇的兴农饲料厂等一大批党员干部带头创办的企业开始兴起。马建永自己也筹资建起一家肉鸭宰杀厂和一家新型涂料厂。 

  村干部创业不仅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致富,也激发了村民创业的热情。目前,魏集村全村共创办企业46家,其中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达16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10家。这些企业的良性发展成功吸引了社会资源集聚,使该村迅速形成相关产业链条。目前,该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属熔剂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低压阀门生产基地。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