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是否需要观点正确

2015年09月02日   文章来源:成都搜索   刘元举
 随着《三体》英文版上市,受到国际科幻界好评,《三体》再一次在国内热了起来,一时间,不看《三体》似乎就跟不上潮流,跟不上话题。

上一次科幻成为热门话题,是因为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科幻两次成为社会话题,前一次是功利性的,而这一次是兴趣性的。科幻作为一种文学,其特点是基于技术的幻想,而全民性对技术幻想的兴趣,则来源于技术与工业的发展,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三体》成功根植于中国科幻土壤,源于中国三十年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教育提升,是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的一个标识。

不过,也有对三体批评之词。在《三体》中,一位反派人物成功预言了转基因的危害,这成为很多人批评《三体》以及其作者刘慈欣的理由。

科幻小说是否需要观点正确

首先,科幻小说需要技术正确吗?

在《三体》的同人小说《三体X》里,主人公云天明能够改变引力常数,显然,这并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持。曾于1993年夺得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美国科幻小说家弗洛·文奇的著名作品《深渊上的火》,构思独特,把银河系分为爬行界、飞跃界、超限界。三界的物理规律各有不同。根据已有的对银河系的观测,这也是技术不正确的。还有红了几十年的《星球大战》这类太空歌剧,其基于“原力”的世界观,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那么,既然科幻可以不顾技术,构建物理规则都可以,那为什么不能构建转基因有害呢?起码,与大多数人想的不同,其实,构想转基因显现危害,谈不上是一个技术漏洞。

科学的特征在于其可证伪性,也就是说,转基因只要是科学的,在逻辑上就不能保证100%无害。当下对转基因的理性支持,其基础是现有技术论证的安全概率与收益。所以,构想转基因有害,并不属于技术不正确。起码,转基因有害的概率比“爱穿越星际,扰动引力”大多了。

退一步看,对于科幻小说的技术漏洞,并不是不能讨论,实际上,对于有技术细节的硬科幻,讨论其漏洞,本身就是科幻小说带给读者的乐趣之一。但是,即便如此,这类讨论针对的都是作者精心构造的、接近现实技术的情节,至于那些“改变引力常数”的世界观级别构想,或“转基因有害”这类仅仅作为背景、枝节出现的技术想象,讨论其漏洞,就是不解风情了。

比如,在《黑客帝国》的世界观中,人被机器人作为能量来源。但是,人们的讨论都集中在虚拟与现实,庄周梦蝴蝶抑或蝴蝶梦庄周,或“缸中之脑”,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偏偏强调:人本身的生物能只会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用人做能源是没有效率的,进而用这一点去否定整个《黑客帝国》的技术与哲学思考。那只能说,这不但不能体现出睿智,反而显得无聊。

所以,科幻小说,本身并无技术正确标准,某种程度上讲,科幻小说,从来都是技术不正确的。

其次,科幻小说需要政治正确吗?

科幻小说中的政治不正确非常之多。阿西莫夫所著的《基地》三部曲,堪称经典,其中关于人口控制的言论,心灵历史学中的历史观念,都可以视为政治不正确,但这仍然不妨碍基地三部曲是优秀的科幻小说。

大家都看过《星河战队》,精湛的特效与影片宣扬的战友之情,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印象更深刻一些,或许还能记起影片中军队制服在视觉与色彩方面与纳粹制服的相似之处。

实际上,《星河战队》改编于《星船伞兵》,在这部小说中,未来联邦通过军队淘汰不合格的平民,优秀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公民,社会因此繁荣昌盛。批评者认为,作者海因莱因通过塑造一个成熟的正面乌托邦,挑战了天赋人权和民主政治的传统。对海因莱因的“反民主”指责还包括尚武精神、隐秘的法西斯党徒、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星船伞兵》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正因为无需技术与政治正确,科幻小说才有了更大的空间,以其面向未来的特质,提出更深刻、更敏感的问题。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因为其黑人智商低于其他人种的言论狼狈不堪。现有科学理论认为,智商是多基因控制的结果,同时与遗传、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并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智商和种族存在关系。所以,沃森说错了话,并无疑义。但是,如果以种族与智商的关系进行科幻创作呢?

实际上,中国科幻作家王靖康就写过一篇涉及这个话题的小说。在小说中,通过一次实验,黄种人与黑人开发出了心灵沟通能力,而白人始终没有获得。面对这一能力对未来种族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影响,实验中的白人开始追杀那几名黄种人与黑人。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式的:白人也开发出了这一能力。但如果更深刻一些,保留这种巨大的冲突,那么,能否以种族歧视彻底否定这篇小说呢?

与这些作者一样,刘慈欣也有自己的社会观点。不管是在《超新星纪元》,还是《全频带阻塞》中,刘慈欣对市场、对民主的态度都非常明显,这也遭致了不少非议。刘慈欣生于60年代早期,理科生、工程师,在他的小说中体现出这样的情节与世界观倾向不难理解,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小说的优秀。

由于科幻小说本身建立在技术基础上,所以,读懂,并领略科幻小说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比如,三体中有背景辐射闪烁的情节,如果不明白3K背景辐射与宇宙的关系,就无法明白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会因为背景辐射闪烁而崩溃,反而会不以为然,天空闪烁算什么,玄幻小说中道友渡劫那才叫天翻地覆,再不济,七龙珠中的超级赛亚人也比这个强多了。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攻击科幻小说中的技术漏洞最厉害的,恰好是那些不能很好的理解技术想象的人群,因为技术构想与想象并不能吸引他们,吸引他们的只是其中的社会学谬误与政治不正确。不过,《三体》的看点在于围绕技术构造的纳米丝杀人、水滴、背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