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二胎,不只是夫妻之间的事情
2015年09月21日 文章来源:奇趣科学馆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胎,出于各种考虑,一般情况下夫妻都会和父母沟通,首先解决的问题大多是孩子出生后由谁主要照顾,当这个问题达成一致后,夫妻俩可能就开始准备工作了,其实,大家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个人——大宝,当家里再增加一个成员后对大宝的心理触动是最大的,因为毕竟成年人在选择要二胎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而大宝却无法预期二宝的来临会给他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处处考虑到大宝。
一确定要二胎了,要直接告诉大宝
无论俩宝年龄差距多大,都要告知大宝家庭里要多一个成员了,即使大宝很小,还不太明白,那也要告知,不能忽略。如果年龄差距较大,通过沟通使大宝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这对将来二宝的到来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很多大宝在五六岁左右,很排斥父母跟他谈论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此时的大宝处于敏感期,对这个世界处于懵懂期,很多事情似乎明白了,但心理又无法接受,这时候一定要经常沟通,要多列出二宝来了后会给这个家庭特别是大宝带来怎样的快乐。
一有了二胎,不能忽略大宝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家里有了二宝,由于精力有限,大家可能更会关注二宝,毕竟二宝太小,而且这时候很容易产生错误意识,就是认为大宝是大孩子了,应该懂得体谅与理解。其实,此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没有二宝,这时候我们又会怎么对待大宝呢?肯定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原谅他所做的一切这个年龄会犯的错误,但有了二宝后,会把大宝的错误放大,不经意间就把大宝的责任加重了。让大宝感觉到爱的失衡,这对大宝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大宝和二宝的关系。
两个孩子的教养经验不可一模一样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会是一模一样,即使是双胞胎,性格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在孩子教育与养育的方法上,也不要偷懒,用养大宝的模式去养二宝。举个小例子,我家大宝是女孩,相对于其他的女孩来说比较文静,喜欢看书,喜欢玩过家家;二宝是男孩,在其8个月后就展现了他的调皮捣蛋能力。我开始认为是因为大宝主要是由我带的,二宝主要是由老人带的,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就想改变二宝的一些状态,先从看书开始,我先故意和姐姐一起读书,因为二宝特爱学姐姐,可是读书这件事,他根本不想学,无论我采取什么方式,他不会看一眼书的,给他就扔。从这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教育不可复制,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点,一定要因人而异。
俩宝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家长不要过于干涉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不必以一副过来人的高度看孩子,我们也是从孩子时期发展到今天的,小孩子间也有一些规矩,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如何相处,如何产生较少矛盾,但是一定不能过于干涉。当孩子有矛盾时,不要害怕孩子不和会不会影响到将来的感情,其实都过于担心了,这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还能让孩子很早就接触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遇到这种问题,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找到解决方法,让孩子在矛盾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处处考虑到大宝。

无论俩宝年龄差距多大,都要告知大宝家庭里要多一个成员了,即使大宝很小,还不太明白,那也要告知,不能忽略。如果年龄差距较大,通过沟通使大宝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这对将来二宝的到来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很多大宝在五六岁左右,很排斥父母跟他谈论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此时的大宝处于敏感期,对这个世界处于懵懂期,很多事情似乎明白了,但心理又无法接受,这时候一定要经常沟通,要多列出二宝来了后会给这个家庭特别是大宝带来怎样的快乐。
一有了二胎,不能忽略大宝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家里有了二宝,由于精力有限,大家可能更会关注二宝,毕竟二宝太小,而且这时候很容易产生错误意识,就是认为大宝是大孩子了,应该懂得体谅与理解。其实,此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没有二宝,这时候我们又会怎么对待大宝呢?肯定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原谅他所做的一切这个年龄会犯的错误,但有了二宝后,会把大宝的错误放大,不经意间就把大宝的责任加重了。让大宝感觉到爱的失衡,这对大宝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大宝和二宝的关系。
两个孩子的教养经验不可一模一样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会是一模一样,即使是双胞胎,性格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在孩子教育与养育的方法上,也不要偷懒,用养大宝的模式去养二宝。举个小例子,我家大宝是女孩,相对于其他的女孩来说比较文静,喜欢看书,喜欢玩过家家;二宝是男孩,在其8个月后就展现了他的调皮捣蛋能力。我开始认为是因为大宝主要是由我带的,二宝主要是由老人带的,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就想改变二宝的一些状态,先从看书开始,我先故意和姐姐一起读书,因为二宝特爱学姐姐,可是读书这件事,他根本不想学,无论我采取什么方式,他不会看一眼书的,给他就扔。从这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教育不可复制,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点,一定要因人而异。
俩宝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家长不要过于干涉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不必以一副过来人的高度看孩子,我们也是从孩子时期发展到今天的,小孩子间也有一些规矩,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如何相处,如何产生较少矛盾,但是一定不能过于干涉。当孩子有矛盾时,不要害怕孩子不和会不会影响到将来的感情,其实都过于担心了,这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还能让孩子很早就接触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遇到这种问题,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找到解决方法,让孩子在矛盾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奇趣科学馆是科学普及出版社专门针对幼儿健康、安全等进行的科普传播的公众微信号。欢迎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