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妈妈全职带孩浪费吗

2015年09月15日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8版   李克瑶

  

    每个星期二早上,生活在沈阳的书扬(化名)送三岁半的儿子去幼儿园之后都要去读书会与全职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

  30岁之前,书扬的人生字典里找不到全职妈妈的概念。英国牛津大学社会科学专业硕士毕业之后,她不仅是北京、新加坡两地工作中的佼佼者,也是业余生活的活跃人物。而30岁那年,生了宝宝的她却决定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书扬告诉记者,决定辞职陪孩子成长的“最后稻草”恐怕是文化名人洪晃一篇名为《为了女儿和家,拒绝生活外包》的文章。文章中洪晃讲述“今年的6月1日,我这天的工作从早上9:30开始到晚上8:00结束,等我到家,女儿已经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她说,妈妈你必须给我买礼物,因为昨天是儿童节。这句话让我郁闷了一个周末,里面有太多问题。”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说,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基础期,这段时间里最需要的就是母亲给他的安全感。

  全日制保姆高昂的工资、因为孩子谁来带而引发的家庭矛盾、频繁出差致使孩子与自己疏远、子女的教育问题等各种原因,让中国职场的年轻女性掀起了“高知全职妈妈”的新浪潮。

  徐旭是沈阳某科研单位的高级研究员,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的经历:有一次自己出差近1个月,期间虽然经常和孩子通电话,但16个月的孩子没有表现出对妈妈的想念。而看到徐旭回家,宝宝却嘴里喊着“姨姨”去找阿姨了。“身为母亲,失落感重重地落在我的心上。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有更多时间陪伴她。”徐旭说。

  但对于像书扬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妈妈而言,放弃独立、全然依附于丈夫的生活并不能让她们满意,在回归家庭的同时,她们更希望继续保持一种独立性。

  书扬说:“我不认为自己是上世纪的全职太太,而是能把孩子照顾好、自己漂亮出街、继续创造收入的三能选手。”

  一些高知全职妈妈的时间安排比上班还忙:做家务、教育孩子、理财投资、开网店、写专栏、读书会……她们为家庭创造的经济收益甚至超过工作时的工资收入。

  “高知妈妈全职养育孩子,并不是对她们本身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会提高下一代人的国民素质。”北京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全职妈妈心源(化名)说。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高知妈妈全职养育孩子的社会风潮,而奠定了如今日本整体较高的国民素质的基础。

  张思宁建议,因应“高知全职妈妈”的新浪潮,多设立一些能够发挥高知女性专长的半职工作,社区中适当提供给高知妈妈交流教育孩子、普及其他生活技能的空间与平台。

 

  (记者李克瑶)新华社沈阳9月13日电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