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宝宝驱虫好时机 可自制南瓜籽食疗

2015年08月27日   文章来源:青年时报   陆萍

  “宝宝两岁四个月,这几天吃完饭老说肚子痛,一会儿就没有了,是不是因为肚子长蛔虫了?”这几日,微信妈妈群里,碰到类似问题的可不少!

  国际注册营养师Rayman妈妈(下文简称“R妈”)提醒家长,经常性肚子痛,有可能是宝宝感染了蛔虫。“夏天,生冷食物较多,宝宝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都会增加宝宝感染的几率。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可谓是打个正着。”R妈建议,立秋以后是给宝宝驱虫的好时机,家长们不妨把握这个节点驱虫,让宝宝能更好吸收食物的营养。

  如何判断

  肚子痛、爱磨牙、皮肤出现斑点 都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R妈提醒,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日常行为,来判断宝宝是否感染蛔虫。

  消化道上,宝宝如果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便秘或腹痛(多为肚脐周围痛),腹部柔软,家长按压宝宝脐周围时,宝宝没有不适。

  饮食上,宝宝喜欢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土块、塑料袋等,这些喜欢“异食”的习惯也是一种征兆。

  有些则胃口不好、不想吃饭,却常想吃香甜的零食,或者胃口很好却身体消瘦。由于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感染了蛔虫的宝宝也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并有精神不振、易怒、夜间磨牙、易惊醒等情况。

  也可以从体征上来判断。宝宝舌面出现边缘整齐、数量不一的红斑,或者面部有边缘整齐、中间淡白的圆形白斑,指甲上出现“絮状白云”,下唇黏膜有数量不等、灰白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当从宝宝身上发现这些“虫斑”中的任意一种时,家长们就要及时确诊并给宝宝驱虫了。

  如何预防

  日常清洁不可少 杜绝“虫从口入”

  R妈介绍,夏季本来饮食不振,孩子也易贪吃生冷食物,天气凉爽后宝宝的胃口变好后,如果疏于清理或者突然过量摄入食物的话,很容易感染寄生虫。因此,预防蛔虫病,最关键的是培养宝宝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洁的食物,杜绝“虫从口入”。

  除此之外,如果家里宠物的毛发到处飞,也有可能引起孩子体内生虫。R妈建议,在孩子还小的家庭最好不养宠物,或者多注意宠物清洁,尤其是毛比较多的宠物。尽量少让宝宝接触猫狗等小宠物,以免感染上寄生虫。

  如何驱虫

  小儿肚子痛时不要乱服驱虫药

  另外,R妈提醒,给宝宝药物驱虫,不要急着服用安乐士、肠虫清等驱虫药,因为这类药物药效比较猛,可激发虫体游动、乱窜或扭结成团,加重孩子腹痛,甚至会发生胆道蛔虫或肠梗阻,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

  正确做法是,小儿肚子痛准备给宝宝服用驱虫药之前,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大便常规,明确孩子有虫后,再听从医生吩咐,抓取对应的药物,给孩子服用。

  一般来说,驱虫药物中,过去使用的“宝塔糖”,如今改名叫“花塔糖”。毒性更低、疗效更好,可治疗蛔虫、蛲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另外,家长还可以试着购买左旋咪唑(商品名:驱虫速、驱钩蛔、肠虫净等)、甲苯咪唑(商品名:安乐士、驱虫康等)等药品,给宝宝服用。

  驱虫药空腹或睡觉前服用

  因为驱虫药毒性较小,家长可以让孩子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此时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会相对较高,杀虫效果更好。一些药物口感不好,可以用糖水送服,不仅改善口感,也可以增加疗效。此外,服用驱虫药后的饮食,可以给小儿添加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香蕉、苹果等,帮助肠道排出虫体。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于2岁以下的宝贝,一般建议家长不要在未经医院确诊的情况下擅自给宝宝服用驱虫药。2岁左右的宝宝,很少能食用未清洗干净的生瓜果蔬菜等食物,感染虫卵的几率小。

  ●驱虫食疗

  自制南瓜籽 (1岁以上适用)

  建议:早晨空腹食用

  如果家长并不确定宝宝是否感染蛔虫,不妨试试用南瓜籽食疗法。南瓜籽含有氨酸、维生素B1等丰富营养,也是有效的驱绦虫剂,没有毒副作用,对治疗蛔虫、蛲虫、钩虫等有明显效果。

  材料:南瓜籽、温水、蜂蜜适量

  做法:

  1.浓浆饮料法:生南瓜籽与适量温水和蜂蜜,加入料理机粉碎成坚果浓浆,作为起床饮料给宝宝空腹饮用。

  2.坚果酱料法:生南瓜籽与蜂蜜、少量水,加入料理机粉碎成坚果酱,可以单吃、搅拌在粥面饭或涂抹面包等。搭配其他食物,降低效果,要加倍摄入量。

  3.南瓜籽煎服或炒熟吃:宝宝一般用量控制在30-60g之间,于早晨空腹时服,连续5-7日。

  Tips:1-3岁宝宝每日摄入30克,3岁以上每日摄入60克,连续5-7日,2月一次,作为保健驱虫用。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