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育己:言语无用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很独立的人,从国中毕业后就离家住宿的我,很多事情都一个人处理,恋爱、失恋、差点被退学、霸凌、被霸凌、吵架、打架、坏朋友的诱惑、甚至是工作上游走在法律边缘,这一切的一切,我从来没有跟父母谈过。
我在想,我的父母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着我们长大?母亲常说:“你们小时候很好养,只要一心养大你们就好,谁知道长大后该操烦的事情这么多,婚姻的、小孩教养的、公婆问题的问题多到让人睡不着觉。”
我在想,我的母亲或许不知道,因为孩子们长大了,有些事情愿意让父母知道,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怎么长大后问题这么多?”,然而,事实上,我们的成长并不如父母以为的“只是傻傻地读书长大”这么单纯而已。
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懂
我一直在想,为何父母从不懂我们成长中的一切,而我们也不懂父母的一切,亲子之间总要在不懂对方的过程中误会与互相伤害?
为何我成长中所有遇到的问题,从来没有想过寻求父母的帮助?
为何我从来不跟父母谈我的事情,我的困惑与艰难?
为何我宁可付出惨痛的代价自己处理事情,也不愿意开口请父母协助?
我甚至有几年,完全不跟父母联系,即使自己陷入了很大的困难,也一个人咬牙走过,我不懂这到底算是一种独立?还是一种孤僻?
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懂。
她的语汇常常让人觉得惊艳
从女儿三岁那一年开始,我们一群有共同理念的父母组成了共玩团,后来因为理念的问题又转型成共学团,在共玩团成立的时候,小慧还在妈妈的肚子内,后来出生三个月后,小慧就跟着哥哥姐姐们到处共玩与共学。
现在的小慧两岁两个月了,她的语汇常常让人觉得惊艳,有一天,两岁两个月的小慧坐在椅子上叫了两声妈妈,正在远处忙的妈妈没有听到,小慧几乎快哭了。
我马上转过去对着她说:“需要帮忙吗?”
小慧说:“我要妈妈。”
我拿起弹弹不太吃的饼干问:“妈妈好像去拿东西,等一下好吗?想要吃饼干吗?”
小慧很义正言辞地说:“那是弹弹的,要问弹弹,要弹弹拿给我才可以!”
我被孩子指正了,重覆的问:“所以要弹弹姐姐给你才可以吗?”
两岁两个月的小慧略为生气的说:“对!弹弹妈妈不可以这样。”
这个孩子才两岁两个月,已经懂得尊重别人的物权,懂得用言语表达许许多多的感觉,她会说:“如果牛只能喝奶,不能吃草,那就太可惜了。”
她会在出门的时候说:“我考虑看看要穿哪双鞋。”
她也会满脸担心的追着大姐姐跑说:“姐姐,那汽水是有气的!是有气的。”只因为她担心姐姐喝有气的汽水会跟她一样不舒服。
因为孩子们觉得说了也没用呀!
在这样的孩子团体当中久了,我总以为孩子的语言能力总该是如此,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女儿的语言能力有比别人强多少,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孩子。
然而,最近因为一些机会,我常常有机会可以带着女儿遇见许多陌生的孩子,有好几次,我看见比女儿还大的孩子不会说自己的感觉,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也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愤怒。
于是,玩具用抢的,想要一个东西用闹的,忌妒的时候用关系欺凌,不开心的时候躺在地上哭,生气的时候用愤恨的眼神瞪着父母。
我常常想:这些孩子怎么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呢?、不懂表达自己心情与愤怒的孩子,以后怎么面对别人的不当对待呢?
我把这样的问题在共学团提出,小慧的妈妈笑笑地说:因为孩子们觉得说了也没用呀!
那时候的我回想起女儿刚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有很多妈妈担心孩子的语言发展,纷纷去请教GREENHOUSE的吴老师,吴老师说:“当孩子还没说要喝水的时候,妈妈就拿着水杯追着跑,当孩子还没说饿的时候,妈妈也端着碗跑时,孩子哪需要用语言?不需要讲话就被服侍的好好的,孩子怎么觉得有必要说话呢?”
于是,我懂了,语言也是有必要性的,如果不需要说话,别人就做的好好的,那何必说话呢?如果,说的话没有人愿意听,那言语又有何用?
说了,爸妈也不会懂
我的父母一直认为跟孩子说自己的事情,孩子又不会懂,所以,父母很少谈自己的问题,很少分享自己的观点,更少分享自己工作上的所见所闻,他们觉得:说了,孩子也不懂。
于是,我们从来也不懂父母。
而父母没有分享自己经验的习惯,只要求孩子说自己在学校遇到什么状况,那就象是法官问话一样的令人难受,于是,孩子每说一句就要被审判一次,久了,我们也就闭嘴了。
慢慢地,孩子们也觉得:反正说了,爸妈也不会懂。
现在的我终于懂了
现在的我懂了,小慧语言可以如此发展的原因,在于她身边的所有人对她每字每句的尊重与在意,共学团的每个大人甚至是小孩,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对着还是婴儿的小慧问:请问可以吃一片妳的米饼吗?、可以借妳的推车吗?、需要借玩具吗?、“会痛吗?、需要帮忙吗?”
而小慧也很快地学会,只要她好好讲,大家就会明白她要的是什么,只要她说出口,每一个大人小孩都会很尊重她的意见,所以她也乐于表达她的意见,于是,她的语言发展非常的迅速。
而我也懂了,每次女儿说:“妈妈,我告诉妳噢~”,我总是放下手边的事情,蹲了下来正视她的眼睛说:“好,妳说,我在听。”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有多重要。
我也懂,每次孩子欲言又止的时候,我总是认真地告诉孩子:“宝贝,妳不说妈妈不会懂妳需要什么,说出来或许不一定可以如妳的愿望,可是不说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这些话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言语其实很有力量。
现在的我终于懂了,那些孩子玩具用抢的,是因为他知道:好好说也没用,大人不会理我。
想要一个东西用闹的,是因为:只有用这种方式,大人才会看到我的需求。
不开心的时候躺在地上哭,生气的时候用愤恨的眼神瞪着父母,这或许不是因为孩子个性坏,而纯粹只是跟我以前一样,认为“说了父母也不会听”、“说了搞不好还被骂。”、“只有这样才会被看到”。
言语无用
于是,再遇到这样的孩子,我总会心疼的想着。
这些孩子说话必须要被忽视几次?被漠视几次?被大人批评几次?才会选择用哭的、用闹的、用愤恨的方式来表达需求?
要受多少次被骂“闭嘴!”的难受?
要受多少次被说“小孩懂什么?不要说话”的否定?
要受过多少想要跟父母对话,却被漠视的伤,孩子才会选择不想办法用说的,不想办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是用行为逼迫大人看到他的需求?
只因为,孩子们在大人身上伤了太多次,在伤痛中懂得:言语无用!
作者简介:超级富有的幸福幸运女AntoniaWang,真名:王丽芳,台湾作家,曾任立法委员助理,女儿出生后成为全职妈妈,并架设博客分享教养心得。其违背传统教养的特殊观点与作法,让她自称“不良妈妈”。但在看似“不良"的教养之下,为女儿培养出不同于一般孩子的自由创意与成熟思维,也让她成为”最幸福的不良妈妈“博客人气高达数十万,每每发表新作都能引起广大父母的回响与分享。
编辑:果脯网编辑 果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