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遇到的一家三口

2015年08月26日   文章来源:果脯网   心情

  某天,我步行回家,听见一阵刺耳的急刹车声音,当我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男子满脸盛怒地从车上跳下来,从车后转过来,他大力地拉开另一边的车门,大声吼到,下车!下车!不要说车上的人被吓到了,我也被吓到了。

  我停下来站在一边,我感觉那男子的愤怒已经冲上了头顶,他伸出手拼命拉着车里坐着的女人,口里狂吼着:“下车,滚下车。”我瞬间明白,是小两口吵架了。我的心跟着发紧,因为我看见女人的怀里抱着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那孩子背着她的小书包在妈妈的怀里睁大了惊恐的眼睛,她只哭了一声便被吓得哭不出来,两行眼泪挂在脸上。

  我真的很心疼这个孩子。车里的妈妈紧紧抱着孩子,她的眼泪也在打转,同时也被吓到了,可是她继续僵持着没有下车。我看见男人更大的怒气上来,他用更大的力去拉车里的女人,孩子又一次感到无比惊恐。我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由自主地走近那辆车子,我看见旁边也有人停下来观看。

  我快速打量那个男子,他很黑、个子不高,车是那种可以拉货的长安车。我知道这是个辛勤的男人,他也许承载着一家的生活。

  我试着用温暖地话语对他说:“好好说,好好说,别吓到了孩子。”可是他的怒气让他快要失去理智,他转身用手指指着我说:“滚远点,少来管我家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的一点也不生气,那一刻,我也知道他的愤怒,我依然试着劝解,好好说,你看吓着孩子了。他再次用手指指着我说:“滚远点。”我没有再说话了。

  路边有个男人停下来远远看着。继而我看见那个男子从裤包里摸出一把零钞丢在女人身上说“下车,滚。”女人捡了丢在身上的钱,抱着女儿下车,我想大概是因为她身上的确没有带钱。那名男子再次上车,碰的一声甩上车门,加大油门,像一只愤怒的小鸟一样发射出去。我真心捏了一把汗,祈祷他能平息他的怒气,以免造成车祸。

  此时,这个被吓坏的孩子才“哇”的一声哭出来,我好想上去抱抱这个孩子。女人的眼泪在眼睛里面打转,她抱着孩子,胡乱走着,又看着路上的车子。我无法就这样默然地走开,我想自己可以帮她拦一辆车子载她们回去。孩子的双眼望着我,我一直在心里对孩子说:“不要怕,很快会过去。”

  我看女人抱着孩子很困难,我想上去帮她抱抱孩子,可是她断然拒绝了我。我说帮她拦一辆车子,也断然拒绝了我,她或许觉得被我看了笑话,但我是真心想早点帮她拦一辆车子。我跟着她们走了一段,女人似乎失去了拦车的能力,最后我建议她不要走了,在路边等着拦车,我问她钱够吗?她始终拒绝和我说话,只有孩子用纯真的大眼睛望着我。然后,我感觉到女人焦躁不安和她内心的伤痛和无颜,出于对她的尊重,我走开了,也许这样她能更快平息。而我看见孩子渴望的眼神,而她的妈妈此时无法顾及和照顾她。

  我走了很远都没有回头,只在心里默默祝福这个孩子,希望日后在她的生活中,这种愤怒的伤害和惊恐少一点,而我也意识到父母彼此的伤害和愤怒会对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回到家里,我突然很想拥抱我的女儿,我也在检讨自己那些极度不耐烦而失去理智时的愤怒和狂叫。我把我所看见的这一幕和女儿交流,同时我们说了这种愤怒和恶言对情感的伤害。女儿说,如果下次我非常生气时,她会到另一个房间暂时避开一下,我也可以这样子,我们想探讨更好地表达方式。

  这样一件事情停下留在我的心底很久很久。它总是回来提醒我: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影响也许就在这种无形的愤怒和争吵中扎根。我总是不能忘怀那个被恐吓的孩子的惊恐眼神,她不明白最亲的两个人怎会这样面目狰狞地伤害。而很多时候,这种争吵模式,甚至是家庭暴力在家庭中轮回和循环,直到家庭中有人站出来,真正面对自己,而也许这个面对和学习的过程会很长。

  作者简介:心情,80后作家,曾在国内某知名网站连载小说《从你的生命走过》。

  编辑:果脯网编辑 果味整理

分享到

推荐

more >
<
权利声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科学传播网 京ICP备16005954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982号